Demo Site

NVIDIA證實新款處理器晶片 任天堂Switch 2硬體將大升級

Tegra T239的原型為Orin晶片,後者已經被一些先進新能源汽車採用作為自動駕駛運算中樞。但是,Orin家族中支撐L2級輔助駕駛的最入門版本功耗15瓦,CPU部分是12核心Cortex-A78E,顯然,T239要大幅修改。\n此次爆料指出,T239實際上為一顆8核心Cortex A78晶片,GPU部分採用Ampere架構,可能會導入Ada Lovelace架構的一些先進特色(DLSS3?)。\n作為對照,Tegra X1 CPU部分採用4x Cortex-A57 + 4x Cortex-A53,GPU仍是老邁的Maxwell(256個CUDA)。即便T239 GPU規模不變,效能肯定亦會有著數倍提升。

NASA火星登陸器首度偵測隕石撞擊震波!

在地球上,科學家只有找到一次這樣的關聯。而阿波羅(Apollo)計畫時代的地震儀,曾在月球上偵測到一百多次撞擊,但也沒有找到任何一個與此有關的隕石坑。現在科學家可以利用火星遭受的宇宙撞擊,更瞭解它的內部結構。\n「我們最大的優勢是知道這些撞擊源自何處。」法國土魯斯大學航空太空研究所(Aeronautics and Space Institute)的拉斐爾.賈西亞(Raphael Garcia)如此表示,他在9月出版的《自然地球科學》(Nature Geoscience)期刊發表研究這些撞擊的論文,並擔任第一作者,「所有未解之謎只在火星的內部結構了。」\n但由於洞察號的太陽能電池板被大量灰塵覆蓋,它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幾,任務負責人認為它可能撐不到今年的年底。\n噴射推進實驗室(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)的布魯斯.班納特(Bruce Banerdt)是洞察號的主要研究人員,他表示:「我們樂觀且合理地預測它有可能撐到明年1月,但更有可能的情況是在這段時間內,洞察號就會因大氣塵埃大量增加,而無法度過難關。」\n顫動的行星\n\n洞察號降落的地點,是團隊成員在火星表面所能找到最平穩的地方,這個靠近火星赤道的平坦沙質平原稱為「埃律西昂平原」(Elysium Planitia)。\n「我非常、非常高興,看起來我們著陸在一個十分安全、而且看起來極端無趣的平原,這正是我們所追求的──他們向我承諾會選擇這樣的著陸點。」2018年洞察號著陸後,噴射推進實驗室的洞察號計畫經理湯姆.霍夫曼(Tom Hoffman)如此表示:「他們向我承諾的是片沒有岩石的沙地。但那邊有塊石頭,所以我不得不和他們談談。」\n和許多專注於巨大火山、驚人裂谷和極地冰冠等精彩火星地形的太空船不同,洞察號的工作是觀察火星的地表下方,這代表著它不需分心,而且有充足的陽光為它的儀器充電。洞察號在著陸後不久,就展開太陽能電池板,並部署一架靈敏的地震儀來監測這顆顫動的行星。當火星發生震動時,地震波會四處反彈並穿過行星內部。這些震波攜帶著它們所經物質及邊界的資 訊。因此科學家可以收集這些震波,並藉此測繪火星地殼、地函和奇特的巨大核心。\n洞察號在近四個地球年的時間內,已經測量到1300多次的地震。在任務期間偵測到的多數火星地震都很小,但在過去的一年中,少數幾場大地震撼動了這顆行星,其中最強的一次發生在今年五月,規模接近5,這正是科學家一直期盼的。任務負責人表示,現在隨著太空船的電量衰退,它的一生算是相當不錯。除了熱探測器無法如預期中鑽進火星土壤這個小問題,這次的任務已經完成了預期目標。\n「我們首度能夠一窺火星的內部結構,而不只是張與地球或月球類比的模糊圖片。」班納特說:「我們現在對火星有著充分的理解,這不是說我們對內部發生的一切都瞭若指掌,但我們知道火星的基本組成。」\n測量撞擊\n除了解答這顆行星的內部結構外,科學家還想測量火星受到隕石撞擊的頻率。有段時間似乎沒有發生撞擊事件──在任務一開始的兩年內,研究團隊沒有偵測到任何撞擊。